
從“價格戰”到“安全冗余”:充電寶危機重構電子元器件競爭邏輯
日期:2025-07-04 15:51:21 瀏覽量:193 標簽: 行業資訊
近期,一場由電芯缺陷引發的充電寶召回風暴席卷消費電子行業。羅馬仕、安克創新兩大頭部品牌相繼宣布召回超200萬件產品,綠聯、倍思等品牌的3C認證被同步暫停。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涉事供應商安普瑞斯70余張電芯3C認證證書被全面叫停,供應鏈多米諾骨牌效應就此觸發。
圖源:虎嗅網
事件導火索是多家高校發出禁用羅馬仕充電寶的通知,指出其在充電時存在爆炸風險,隨后企業自查和監管介入揭開更深的產業鏈隱患。經調查發現,問題核心則指向電芯供應商安普瑞斯(無錫)有限公司。該公司由美國安普瑞斯與無錫產業發展集團合資成立,是國內消費類軟包電池的頭部企業,為羅馬仕、安克、小米、綠聯、倍思等主流品牌供應電芯。在此次事件中,安普瑞斯將部分電芯生產外包給江西代工廠,后者違規替換電池隔膜材料,導致絕緣失效并可能引發風險。此外,安普瑞斯將問題電芯混入整機認證批次,規避檢測以致下游品牌無法通過常規檢測發現隱患。
這場危機暴露行業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充電寶市場高度內卷,價格戰白熱化,百元以下產品充斥市場,而電芯占整機成本50%以上,成為廠商壓縮成本的首要目標。在極致低價壓力下,部分供應商通過偷工減料或使用回收舊電芯降低成本,安普瑞斯雖屬頭部供應商,但為爭取訂單也采取激進的定價策略,利潤空間被擠壓后,外包環節的失控最終引發系統性風險。
這一事件對電子元器件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供應商角度來看,安普瑞斯作為國內充電寶領域軟包電池第一大供應商,為眾多知名品牌供貨,如今其產品 3C 認證遭暫停或撤銷,使得相關品牌陷入困境,凸顯電子元器件供應商在原材料變更及質量把控方面存在的嚴重問題。這也提示電子元器件供應商必須建立更嚴格的原材料變更報備及質量管控機制,確保所提供的元器件符合最高安全標準,否則將面臨失去市場份額甚至被淘汰的風險。
在質量管控方面,此次事件凸顯出現有充電寶行業標準及檢測認證體系的不足,促使相關機構和企業更加重視對安全標準的細化和完善,未來行業標準可能涵蓋更嚴苛的電芯材料、性能及安全測試要求。在市場格局方面,大規模召回對涉事品牌的市場份額和品牌形象造成沖擊,可能導致行業洗牌加速,而注重產品質量和安全的品牌有望獲得更多市場機會。同時,消費者對充電寶產品的安全性關注度大幅提高,未來在購買充電寶時會更加謹慎,傾向于選擇知名品牌和具有可靠質量保障的產品,這將推動整個行業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和安全性能,促使行業從 “價格競爭” 向 “品質競爭” 轉型。
此次風暴本質其實是行業對“成本優先”邏輯的集體反思。當安克宣布投入2億元建設電芯檢測實驗室,當小米將供應商審核周期從季度改為月度,電子制造業的價值鏈正在重塑。監管層擬于年底出臺新規,要求電芯材料變更必須重新認證,并建立供應商黑名單共享機制,而消費者在社交平臺自發制作的“避雷清單”,以及機場安檢對充電寶的嚴查,都表明市場對安全的訴求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對電子元器件行業來說,行業的未來發展,需要從產品質量、技術創新、市場規范等多方面進行改進和提升,以應對新的挑戰和機遇。
